“生化环材”真有这么坑?过来人现身说法

时间: 2024-07-27 作者: 耐磨板知识

  近日,南开大学一位化学专业毕业生关于“生化环材天坑”言论的看法引发热议。

  他认为,不只生化环材,其实每个专业都有劝退言论,360行没有好坏,只有合适与否。比如,医学专业有“劝人学医,天打雷劈”之语,计算机专业有“脱发”+“996”的双重危机。

  不过,这一“正能量”的言论,却招来不少网友吐槽。有人甚至表示:“就算所有专业都是坑,深坑浅坑能一样吗?钱坑粪坑能一样吗?”

  如此看来,这么多年,学术圈对“生化环材四大天坑”的看法并未太大改观。那么,当学生和科研人员吐槽“生化环材”时,究竟在吐槽什么?这4大专业真有那么坑吗?

  为此,《中国科学报》找了4位来自“生化环材”专业的过来人,请他们聊一聊各自的专业到底坑不坑。

  受访者一:陈小丹(生物专业,32岁,博士学历,目前在某科研机构做博士后)

  当时我是被动选择了生物专业。我高考志愿填的是信息工程,被调剂到生物工程专业。我们学院是新成立的,老师都是刚从各个研究所和高校毕业的“青椒”。一开学,他们就“友情提示”: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,特别是本科生毕业,基本找不到本专业的工作。

  听到老师这么说,我就选择了考研,硕博连读。当时我们班30个人,只有2个选择继续读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。其他同学大多数没有在本专业就业。

  有趣的是,我在读研时遇到了现在的丈夫。他是一个非常热爱生命科学的人,他认为这种不停地改进革新和发现的工作是最有意义的。在他的感染下,我也慢慢变得喜欢生物,甚至产生了一点真爱。

  但更有趣的是,后来我丈夫因为特殊原因被迫离开了这行,转行去了互联网大公司做程序员。有了他的这份收入,我就不那么焦虑了,就能静下心来继续做科研(笑)。

  在我看来,生物学是一个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专业。特别是去年疫情发生后,很多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,没有他们,我们就很难控制住疫情,也不会有疫苗——这让我很受鼓舞。

  我老公虽然现在收入比较高,但他经常说,依旧是觉得做科研那段时光更开心一些。而且他们也特别辛苦,超乎“996”,科研人员至少能自己安排工作时间。

  我的建议是如果很喜欢,那就来吧,坚持到底,做有价值的工作。若不是特别喜欢,就算了。

  我的家乡是烟花之乡——湖南浏阳,绚丽灿烂的烟火就源自焰色反应。上化学课的时候,我才知道,不同金属离子经火焰灼烧能够产生不同的颜色,这让我感到很有趣。

  选专业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化学很危险,特别是父母这一辈人,所以我也遇到了一些阻力。

  越是深入学习,我越是对化学痴迷,因为化学的后续应用几乎涉及当代所有的生产生活领域,比如新型材料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等。

  它总会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读博士期间,我本打算做一个环糊精修饰的衍生物作为光催化剂,但在测试效果时发现,该体系溶液非常容易变黄,一经紫外光照射会立马变黄,完全不适合做催化剂。

  有一天晚上,我关了灯仔仔细细地观察这样的一个过程发现,无色无荧光的溶液在变黄之后居然能产生强烈的荧光,荧光对于氧气很敏感,稍一接触就会回到最初状态。最后,我总结了此变化过程的机理,并将其作为一种新型荧光防伪墨水发表了论文。

  我的专业是有机化学,我们现在的研究,已经不只是合成新化合物那么简单了,需要深入探讨其应用,需要让研究实打实地应用在生产生活当中。

  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新现象、提出的新应用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保持热情与活力的源泉。

  至于坑不坑,要取决于各人的价值观,如果认为金钱至上,那化学确实挺坑的,一般来说工作中赚不了太多钱。当然也有例外,若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,自己研发的成果转变成商品,资金也就充裕了。

  如果想探索未知,认为了解新现象、新发现,获得精神的满足更重要的话,化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。

  我觉得化学专业需要有钻研精神的人才能一直学下去,此外还需要富有想象力的头脑、细致严谨的心。若选择它就好好走下去,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!

  受访者三:李然(环境专业,27岁,硕士学历,现为选调生在某市做基层工作)

  毕业那年暑假我参加了学院的夏令营,慕名而来。当时觉得很不错,科研实力强大。那时一起参加的学生也很优秀,我觉得生源很好。而且我本科专业是土地资源管理,也有做相关研究的老师,在专业方面也容易衔接。

  我听到的劝退言论还好,组里的不少师兄师姐都读博了,我也挺向往的。当时的想法是读书肯定会有出路,别的没有读博的也都找到了工作,虽然有的不是对口的。我记得2012年选择本科专业的时候,还有人说环境工程是朝阳产业呢。

  我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,比较偏理论,应用价值比较弱;导师也是一个方面,导师对我的指导比较少,大多数时候,都是我自己在做,做科研的动力就没那么强了。而且自己的第一学历并不是很好,可能不利于今后的科研吧。

  我男朋友就和我不一样,他是环境工程专业的,如今正在读博,坚定做科研。他觉得无论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站在金字塔尖的人,愿意为之付出努力。

  生态学是一个多方面、多层次的学科,微观的包括土壤、流域等等的研究,宏观的包括生态规划、产业生态等。那些偏应用的方向,找工作还是能的。

  大家觉得坑,我认为可能是市场对专业的需求量没那么大,但高校又招了太多的学生导致的。虽然现在生态环境被提到了很高的位置,但实际对口的企业并不多。就连考公务员,招收生态学专业的岗位也很少。

  如果今后想就业,就多学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能,多实习体验,提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,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补充专业知识。

  我是2004年参加高考的,当时互联网没那么发达,所谓的“劝退言论”也比较少。我上大学以后,发现至少我们学校的材料学毕业生并不难找工作。只不过本科毕业生大多是去工厂一线,一开始工资不会很高。所以我又考了这个专业的硕博连读,希望在就业上有更多选择。

  后来意识到理想和现实还是有落差的。我从大学到博士一直做材料加工方向,比起石墨烯这些热门领域,我们这样的领域发文章就差远了,很努力才能发个3分多的文章。在当时评价体系过分强调影响因子的大环境下,我放弃了走科研道路的念头。

  如果去技术岗呢,男生就业很容易,女生就不占优势了。实验室的机械都是小型的,工厂里的机械都是大型的,大多数工厂不愿意招女生去操作这些大家伙。

  尽管我转行了,但我还是要说我的专业不坑。因为这个专业的实用性真的很强,很多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材料的升级,很多企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。

  对男生来说,这个专业真的很容易找到工作。女生的话则要多考虑考虑,建议选择在科研方面更有前途的方向。(李晨阳 刘如楠)

上一篇: 80后青年热衷炒股开店买基金挣钱

下一篇: 小麻花做成致富大产业

成功案例success case